💰 AI推理成本真相:输入处理远比输出生成便宜千倍,盈利能力被低估
一项基于H100 GPU零售租金和DeepSeek R1架构的分析指出,AI推理的实际成本,特别是输入处理部分,远低于普遍认知,并非“烧钱机器”。研究发现,输入处理(预填充阶段)与输出生成(解码阶段)的成本存在巨大不对称性,两者相差高达千倍。
具体数据显示:
* 输入令牌成本:约为每百万令牌 0.005美元。
* 输出令牌成本:约为每百万令牌 3美元以上。
这种差异源于输入处理主要受内存带宽限制,可并行处理大量令牌;而输出生成则需顺序进行。此外,当上下文长度超过 128k 令牌时,计算将成为瓶颈,导致成本增加 2-10倍。
在实际应用中,AI推理展现出强大的盈利能力:
* 消费者计划(如ChatGPT Pro):每月20美元的用户,实际计算成本仅约 3美元,OpenAI的加价倍数达到 5-6倍。
* 开发者使用(如Claude Code):由于输入量大而输出量小,实际成本极低,加价倍数可达 11.8倍至20.3倍。
* API业务:毛利率高达 80-95%以上,被形容为“印钞机”。
文章总结,这种成本结构使得输入密集型应用(如编码助手、文档分析)极具盈利潜力,而输出密集型应用(如视频生成)则因需生成海量输出而成本高昂。作者质疑“AI成本过高”的说法,认为其可能被夸大以维护现有参与者的利益,实际盈利门槛可能远低于普遍认知。
(HackerNews)
via 茶馆 - Telegram Channel
一项基于H100 GPU零售租金和DeepSeek R1架构的分析指出,AI推理的实际成本,特别是输入处理部分,远低于普遍认知,并非“烧钱机器”。研究发现,输入处理(预填充阶段)与输出生成(解码阶段)的成本存在巨大不对称性,两者相差高达千倍。
具体数据显示:
* 输入令牌成本:约为每百万令牌 0.005美元。
* 输出令牌成本:约为每百万令牌 3美元以上。
这种差异源于输入处理主要受内存带宽限制,可并行处理大量令牌;而输出生成则需顺序进行。此外,当上下文长度超过 128k 令牌时,计算将成为瓶颈,导致成本增加 2-10倍。
在实际应用中,AI推理展现出强大的盈利能力:
* 消费者计划(如ChatGPT Pro):每月20美元的用户,实际计算成本仅约 3美元,OpenAI的加价倍数达到 5-6倍。
* 开发者使用(如Claude Code):由于输入量大而输出量小,实际成本极低,加价倍数可达 11.8倍至20.3倍。
* API业务:毛利率高达 80-95%以上,被形容为“印钞机”。
文章总结,这种成本结构使得输入密集型应用(如编码助手、文档分析)极具盈利潜力,而输出密集型应用(如视频生成)则因需生成海量输出而成本高昂。作者质疑“AI成本过高”的说法,认为其可能被夸大以维护现有参与者的利益,实际盈利门槛可能远低于普遍认知。
(HackerNews)
via 茶馆 - Telegram Chan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