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IT报告:95%的企业生成式AI试验失败,通用工具难适应工作流
麻省理工学院(MIT)发布的《2025年商业AI现状》报告指出,高达95%的企业生成式AI(GenAI)试验项目未能成功。尽管企业积极整合大型模型,但仅有5%的AI试点项目实现了收入的快速增长,大多数项目停滞不前,对损益表几乎没有可衡量的影响。
报告主要作者Aditya Challapally解释称,失败并非源于大模型本身的质量,而是因为ChatGPT等通用工具虽然对个人用户灵活有用,却难以从企业工作流程中学习或适应。研究发现,超过一半的生成式AI预算投入到销售和营销工具中,但投资回报率最高的却是后台业务自动化,因为它有助于消除业务流程外包、削减外部劳务成本并简化运营。此项研究基于对150名高管的访谈、350名员工的调查以及对300个公开AI部署项目的分析。
(科技情报)
via 茶馆 - Telegram Channel
麻省理工学院(MIT)发布的《2025年商业AI现状》报告指出,高达95%的企业生成式AI(GenAI)试验项目未能成功。尽管企业积极整合大型模型,但仅有5%的AI试点项目实现了收入的快速增长,大多数项目停滞不前,对损益表几乎没有可衡量的影响。
报告主要作者Aditya Challapally解释称,失败并非源于大模型本身的质量,而是因为ChatGPT等通用工具虽然对个人用户灵活有用,却难以从企业工作流程中学习或适应。研究发现,超过一半的生成式AI预算投入到销售和营销工具中,但投资回报率最高的却是后台业务自动化,因为它有助于消除业务流程外包、削减外部劳务成本并简化运营。此项研究基于对150名高管的访谈、350名员工的调查以及对300个公开AI部署项目的分析。
(科技情报)
via 茶馆 - Telegram Chan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