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无止境的能源需求正成为一个主要的气候问题。尽管AI潜在的好处是巨大的,但其不断增长的碳足迹令人担忧。单次生成一张AI图像所消耗的能量相当于522次智能手机充电,随着模型变得更强大,AI对能源的需求将急剧上升。
作为驱动这股能源浪潮的数据中心,是为AI提供动力的大脑。据预测,到2026年全球数据中心用电量将翻倍,达到超过1000太瓦时——相当于日本一年的用电量。这种情况是由全球范围内建设更多数据中心的竞赛推动,特别是在亚洲,中国、印度和新加坡等国家正在积极扩展其数字基础设施。
AI带来的环境成本不仅仅是能源问题。数据中心还需要大量水来进行冷却,仅中国的数据中心每年就消耗近13亿立方米水。
虽然科技巨头们正在承诺使用可再生能源,但快速增长的AI给他们施加了加速努力的压力。在全球芯片竞赛中,能效正成为一个关键卖点,例如Nvidia公司在其最新款 AI 芯片中宣称实现了显著节能效果。
然而,专家警告说,仅靠芯片进步无法解决问题。不依赖云计算的小型设备端 AI 模型被视为一种潜在解决方案,但它们仍然存在局限性。
未来 AI 的环境影响取决于技术创新、政府监管和行业对可持续性的承诺三者结合。尽管 AI 本身可以通过优化资源部署和预测极端天气事件来缓解气候变化,但当前最紧迫的问题是应对 AI 革命带来的能源和水资源需求。
(日经)
via 老裕泰 - Telegram Chan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