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t.me/AI_News_CN
📈主流AI服务状态页通知 | 🆕汇集全网ChatGPT/AI新闻 #AI #ChatGPT
🆓免费AI聊天 https://free.netfly.top
✨BEST AI中转 https://api.oaibest.com 2.8折起 支持OpenAI, Claude code, Gemini,Grok, Deepseek, Midjourney, 文件上传分析
Buy ads: https://telega.io/c/AI_News_CN
📈主流AI服务状态页通知 | 🆕汇集全网ChatGPT/AI新闻 #AI #ChatGPT
🆓免费AI聊天 https://free.netfly.top
✨BEST AI中转 https://api.oaibest.com 2.8折起 支持OpenAI, Claude code, Gemini,Grok, Deepseek, Midjourney, 文件上传分析
Buy ads: https://telega.io/c/AI_News_CN
Elevated Errors Rate on ChatGPT Agent
Status: Identified
We have identified that users are experiencing elevated errors for the impacted services. We are working on implementing a mitigation.
Affected components
● Agent (Degraded performance)
via OpenAI status
Status: Identified
We have identified that users are experiencing elevated errors for the impacted services. We are working on implementing a mitigation.
Affected components
● Agent (Degraded performance)
via OpenAI status
Elevated error rates on ChatGPT for plus users
Status: Identified
We have identified that users are experiencing elevated errors for the impacted services. We are working on implementing a mitigation.
Affected components
● Conversations (Degraded performance)
via OpenAI status
Status: Identified
We have identified that users are experiencing elevated errors for the impacted services. We are working on implementing a mitigation.
Affected components
● Conversations (Degraded performance)
via OpenAI status
企业数据外泄的主要源头是拷贝黏贴
2025-11-17 16:16 by 黑暗平原
根据 LayerX 的报告《Browser Security Report 2025》,企业数据外泄更常见源头如今是拷贝黏贴,原因是生成式 AI(GenAI)的流行,77% 的员工会将数据粘贴到 AI 提示框中,32% 的企业账户到非企业账户拷贝粘贴操作发生在 GenAI 中。LayerX CEO Or Eshed 表示传统上防止企业数据外泄是针对电子邮件、文件共享和批准的 SaaS 服务而构建的,未预料到拷贝粘贴到浏览器提示框会成为主要泄露途径。数据显示,GenAI 占企业应用使用量的 11%,45% 的员工经常使用 AI 工具,67% 的 AI 工具是通过个人账户访问的,而 ChatGPT 的使用量占所有使用量的 92%。
https://layerxsecurity.com/blog/why-the-browser-has-become-the-enterprises-most-overlooked-endpoint/
#安全
via Solidot - Telegram Channel
2025-11-17 16:16 by 黑暗平原
根据 LayerX 的报告《Browser Security Report 2025》,企业数据外泄更常见源头如今是拷贝黏贴,原因是生成式 AI(GenAI)的流行,77% 的员工会将数据粘贴到 AI 提示框中,32% 的企业账户到非企业账户拷贝粘贴操作发生在 GenAI 中。LayerX CEO Or Eshed 表示传统上防止企业数据外泄是针对电子邮件、文件共享和批准的 SaaS 服务而构建的,未预料到拷贝粘贴到浏览器提示框会成为主要泄露途径。数据显示,GenAI 占企业应用使用量的 11%,45% 的员工经常使用 AI 工具,67% 的 AI 工具是通过个人账户访问的,而 ChatGPT 的使用量占所有使用量的 92%。
https://layerxsecurity.com/blog/why-the-browser-has-become-the-enterprises-most-overlooked-endpoint/
#安全
via Solidot - Telegram Channel
中美 AI 冷战
2025-11-17 13:25 by 最后的独角兽
WSJ 报道称,恐惧驱动了中美 AI 冷战。美国目前在 AI 领域拥有领先优势,拥有最先进最强大的 AI 模型,最先进的 AI 芯片,私人投资者仅仅今年上半年就向 AI 创业公司投资了 1040 亿美元。但中国拥有更多的 AI 工程师、更低的成本,更快的发展速度,以及更充足的能源,正利用国家主导优势在能源价格廉价的内蒙古等地加速建造计算集群,计划到 2028 年将数百个数据中心连接起来,建立一个称之为“国家云”的共享计算池。中国还向电网投入数千亿美元支持 AI 训练和普及。根据 Chatbot Arena 的数据,中国 AI 模型在从编码到视频生成的任务中都排名前列。前 OpenAI 董事 Helen Toner 指出,美国人并不知道通过更先进的芯片提升算力能持续产生更强大的 AI 模型。如果性能停滞不前,即便 OpenAI 等公司投入巨资,中国仍有机会与之竞争。
https://news.slashdot.org/story/25/11/15/2123207/fear-drives-the-ai-cold-war-between-america-and-china
#人工智能
via Solidot - Telegram Channel
2025-11-17 13:25 by 最后的独角兽
WSJ 报道称,恐惧驱动了中美 AI 冷战。美国目前在 AI 领域拥有领先优势,拥有最先进最强大的 AI 模型,最先进的 AI 芯片,私人投资者仅仅今年上半年就向 AI 创业公司投资了 1040 亿美元。但中国拥有更多的 AI 工程师、更低的成本,更快的发展速度,以及更充足的能源,正利用国家主导优势在能源价格廉价的内蒙古等地加速建造计算集群,计划到 2028 年将数百个数据中心连接起来,建立一个称之为“国家云”的共享计算池。中国还向电网投入数千亿美元支持 AI 训练和普及。根据 Chatbot Arena 的数据,中国 AI 模型在从编码到视频生成的任务中都排名前列。前 OpenAI 董事 Helen Toner 指出,美国人并不知道通过更先进的芯片提升算力能持续产生更强大的 AI 模型。如果性能停滞不前,即便 OpenAI 等公司投入巨资,中国仍有机会与之竞争。
https://news.slashdot.org/story/25/11/15/2123207/fear-drives-the-ai-cold-war-between-america-and-china
#人工智能
via Solidot - Telegram Channel
Issues with Claude.ai Research
Nov 17, 14:56 UTC
Investigating - We are currently investigating this issue.
via Claude Status - Incident History
Nov 17, 14:56 UTC
Investigating - We are currently investigating this issue.
via Claude Status - Incident History
issues with Claude Code remote and claude.ai file creation
Nov 17, 14:00 UTC
Investigating - We are currently investigating this issue.
via Claude Status - Incident History
Nov 17, 14:00 UTC
Investigating - We are currently investigating this issue.
via Claude Status - Incident History
据报道,亚马逊前首席执行官杰夫·贝索斯即将担任一家名为Project Prometheus的AI创业公司的联合首席执行官。这是他自2021年7月卸任亚马逊CEO以来首次再次以高管身份参与企业日常运营。
Project Prometheus公司初始融资高达62亿美元,目标是在汽车、计算机、航天等领域,以工程和制造业为重点开发人工智能技术。这也是贝索斯在太空企业Blue Origin之后在前沿科技领域的又一重要布局。
与当前许多AI公司以书籍、图片、视频等数字内容训练模型的做法不同,Project Prometheus计划依靠真实世界的科学实验、试错和物理数据来训练其人工智能。这类“物理型AI”虽非首次出现,但该领域依然代表着计算机科学的前沿方向。
贝索斯将与物理学家、化学家维克·巴贾吉(Vik Bajaj)共同担任公司联合首席执行官。巴贾吉是Verily(Google生命科学子公司)联合创始人,也是Foresite Labs前CEO,与GoogleX实验室及谢尔盖·布林有密切联系。
据悉,Project Prometheus已吸纳近百名顶尖员工,其中不少为OpenAI、DeepMind及Meta等AI巨头的前研究人员。目前主流AI公司虽已涉足物理型AI,但仍主要依赖数字化训练数据。Prometheus公司创新的AI训练方式或将使其在人工智能领域崭露头角。
对于AI产业而言,筹集巨额资金至关重要。高水平人才和计算资源的成本极高,而62亿美元的初始投资显示了贝索斯作为全球最富有人士之一对AI未来的坚定信心。尽管市场对AI领域可能出现“泡沫”有所担忧,但人工智能依旧被认为是本十年最火热、最具突破性的技术之一。
via cnBeta.COM - 中文业界资讯站 (author: 稿源:cnBeta.COM)
2026年Google将威胁NVIDIA高阶云端AI加速器市场地位
根据市场观察,2026年全球云服务提供商资本支出年增率仍将维持在30%以上。其中OpenAI分别与NVIDIA与AMD签定了大量GPU的采购计划,加上新云供应商运算力需求快速成长,预估2026年高阶云端AI加速器总出货量将超过1,500万颗,其中ASIC加速器年增40.9%,将为关键动能。2026年,预计NVIDIA高阶云端AI加速器市占率将首度跌破50%,而Google TPU 市占率将提升至21.8%,仍为ASIC芯片出货之冠。由于中国市场受阻、R200放量晚及ASIC加速器兴起,2026年NVIDIA高阶云端GPU出货量估仅717.1万颗。2026年B300占NVIDIA GPU出货比重将维持在70%以上,而新一代R200占比仅约20%。在工艺节点方面,台积电3nm工艺将占比近50%,受益于中国国产替代政策发酵,中芯国际N+2工艺占比将提升至约10%。
—— DIGITIMES
via 风向旗参考快讯 - Telegram Channel
根据市场观察,2026年全球云服务提供商资本支出年增率仍将维持在30%以上。其中OpenAI分别与NVIDIA与AMD签定了大量GPU的采购计划,加上新云供应商运算力需求快速成长,预估2026年高阶云端AI加速器总出货量将超过1,500万颗,其中ASIC加速器年增40.9%,将为关键动能。2026年,预计NVIDIA高阶云端AI加速器市占率将首度跌破50%,而Google TPU 市占率将提升至21.8%,仍为ASIC芯片出货之冠。由于中国市场受阻、R200放量晚及ASIC加速器兴起,2026年NVIDIA高阶云端GPU出货量估仅717.1万颗。2026年B300占NVIDIA GPU出货比重将维持在70%以上,而新一代R200占比仅约20%。在工艺节点方面,台积电3nm工艺将占比近50%,受益于中国国产替代政策发酵,中芯国际N+2工艺占比将提升至约10%。
—— DIGITIMES
via 风向旗参考快讯 - Telegram Channel
科学界又迎来一个重磅消息: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成功将人体胆固醇水平砍半!这意味着,我们未来可能只需一次治疗,就能永久性控制心血管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
这项由瑞士CRISPR Therapeutics公司主导的临床试验,瞄准了一个名为ANGPTL3的关键基因。研究人员使用CRISPR-Cas9技术精准关闭该基因后,受试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双双下降约50%。更令人振奋的是,最高剂量组的效果最为显著。
目前虽然只有15名志愿者参与试验,但数据足够震撼。专家兴奋地表示,这标志着我们可能很快就能告别每日服药的烦恼,实现从“终身服药”到“一针治愈”的跨越。不过,科学需要冷静——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还需要完成更大规模的安全性验证。
值得注意的是,整个基因治疗领域正处在关键节点。近期一名接受CRISPR疗法受试者的死亡案例,让科学界对基因编辑的安全性保持高度警惕。随着试验规模扩大,“脱靶效应”等潜在风险需要更严苛的评估。
尽管如此,资本已开始布局这个赛道。据悉,目前全球已有十余家生物技术公司在推进类似研究,目标从罕见病转向了高血压、高胆固醇等常见病。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团队证实,这个领域正在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科学进步从来不是一蹴而就。这项研究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未来,医生或许能在年轻人出现健康问题前,就通过基因编辑消除其心脏病家族史带来的风险。虽然前路漫漫,但基因治疗的时代确实越来越近了。
via cnBeta.COM - 中文业界资讯站 (author: 稿源:网易科技)
Epic Games CEO Tim Sweeney日前在微软的一则Copilot广告下方公开炮轰Windows 11,抨击其移除任务栏自定义功能、强制用户使用微软账户等做法。随后,以直言不讳著称的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也跳出来表示支持。
Tim Sweeney的评论恰逢微软与多位博主合作拍视频宣传其AI助手Copilot,最新的视频展示了 ijustine告诉观众他们可以通过用“嘿Copilot”唤醒电脑,并且他们可以向Copilo“问任何问题”。
有意思的是,Tim Sweeney在评论区嘲讽地要求Copilot AI帮助他将任务栏恢复为垂直状态,并“永远不要再要求他创建一个Windows账户”。
Tim Sweeney发表评论后不久,以直言不讳著称的马斯克立即回复表示支持,特别是点明“尤其是Windows账户部分”。随后马斯克再次回复,附上了火焰和笑哭的表情符号,显示他对Sweeney的观点深表认同。
对于任务栏移动功能,微软曾在2022年初解释称,移除该功能是因为其开发工作量大,且当时公司数据认为要求新功能的用户数量远高于要求保留移动功能的用户,然而现在包括亿万富翁CEO在内的用户,都公开要求恢复该功能。
至于微软账户(MSA)的强制要求,微软多年来一直在收紧政策,自Windows 11发布以来,家庭版在开箱设置中就强制要求互联网连接和MSA。
而像在命令提示符中运行oobebypassnro等“后门”,也已于2025年10月的Windows 11 Insider预览版本中被永久移除。
via cnBeta.COM - 中文业界资讯站 (author: 稿源:快科技)
今日,阿里巴巴正式宣布“千问”项目,全力进军AI to C市场。目前,千问APP公测版已在各大应用商店上架,并同步提供网页和PC版。面向全球市场的千问APP国际版也将在近期上线,借助Qwen模型的海外影响力与ChatGPT直接争夺海外用户。
据悉,阿里核心管理层将“千问”项目视为“AI时代的未来之战”。
自2023年全面开源以来,阿里Qwen已经超越Llama、Deepseek等模型,成为全球性能最强、应用最广泛的开源大模型。
截至目前,Qwen系列模型的全球下载量已突破6亿次。
近期,阿里发布的旗舰模型Qwen3-Max,性能超过GPT5、Claude Opus 4等国际竞争者,跻身全球前三。
值得注意的是,Qwen还在迅速抢占硅谷市场。
Airbnb CEO布莱恩·切斯基公开表示,公司正“大量依赖Qwen”,因其比openAI模型更快更好。
英伟达CEO黄仁勋表示,Qwen已占据全球开源模型的大部分市场,并在持续扩大份额。
阿里管理层认为,AI发展将经历“学习人”、“辅助人”和“超越人”三个阶段。目前,大模型的能力已经进入到“辅助人”的Agentic AI时代,阿里大力入局C端市场的时机已经成熟。
据悉,此次发布的千问APP是一个初级版本,将打造一个“会聊天能办事的个人AI助手”。
目前,千问已展现出一定的办事能力,如一句指令就能让千问APP几秒钟完成一份研究报告,并制作成几十页的精美PPT。
而阿里巴巴正在计划将地图、外卖、订票、办公、学习、购物、健康等各类生活场景接入千问APP,让千问具备更强大的办事能力。
via cnBeta.COM - 中文业界资讯站 (author: 稿源:快科技)
阿里千问APP开启公测:直面ChatGPT
阿里巴巴今日宣布 “千问” 项目进入全面面向消费者阶段,千问APP公测版同步上线移动端与PC端,标志着阿里正式将核心AI能力推向大众市场,并在应用层面与ChatGPT展开直接竞争。千问APP基于阿里最新的Qwen3系列开源模型,阿里称其在多项标准测试中取得领先表现。自 Qwen 模型体系在2023年全面开源后,其下载量已累计超六亿次,在开源模型社区保持较高活跃度。阿里方面认为,Qwen的成熟度为此次大规模C端落地提供了条件。阿里称,千问APP当前仍为初始版本,但其定位已不仅限于对话型工具,而是朝“个人AI助手”方向演进。
—— 凤凰网科技
via 风向旗参考快讯 - Telegram Channel
阿里巴巴今日宣布 “千问” 项目进入全面面向消费者阶段,千问APP公测版同步上线移动端与PC端,标志着阿里正式将核心AI能力推向大众市场,并在应用层面与ChatGPT展开直接竞争。千问APP基于阿里最新的Qwen3系列开源模型,阿里称其在多项标准测试中取得领先表现。自 Qwen 模型体系在2023年全面开源后,其下载量已累计超六亿次,在开源模型社区保持较高活跃度。阿里方面认为,Qwen的成熟度为此次大规模C端落地提供了条件。阿里称,千问APP当前仍为初始版本,但其定位已不仅限于对话型工具,而是朝“个人AI助手”方向演进。
—— 凤凰网科技
via 风向旗参考快讯 - Telegram Channel
近期人工智能(AI)基础设施投资激增,引发外界对科技行业是否正形成新一轮泡沫的担忧。在此背景下,Meta高管公开回应称,当前投入虽规模巨大,但整体仍处于可控与理性阶段。
Meta今年在AI基础设施上的支出预计达720亿美元,并将在明年进一步增加。公司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此前曾表示,他宁愿承担“多投入数百亿美元”的风险,也不愿在超级智能(superintelligence)的竞争浪潮中落后。
针对外界对AI投资过热的质疑,Meta首席营销官兼分析副总裁亚历克斯·舒尔茨回应指出,尽管金额惊人,但若以行业总市值或营收占比衡量,当前AI投资规模“尚不算离谱”。他以19世纪末美国铁路建设热潮为例,称“如今的AI繁荣看似激进,但并未失控”。
高盛10月发布的研究报告支持了这一判断:美国当前AI相关投资占GDP比重尚不足1%,远低于铁路扩张等技术浪潮高峰期2%–5%的水平。
舒尔茨强调,Meta的AI投入已直接转化为商业回报。AI技术显著优化了其广告投放与内容推荐系统,预计公司2025年全年营收将达约2000亿美元,当前市值约为1.5万亿美元。
他指出,Meta迄今最重要的AI驱动变革体现在内容推荐系统的全面升级。这一转型势在必行,因目前用户在Facebook与Instagram上所花费的时间,大部分已用于浏览“非关联内容”,即非来自好友或关注主体的信息流。
此外,舒尔茨认为,AI浪潮正推动社会各界展开一系列富有建设性的讨论,涵盖核能安全运营、海水淡化等关键议题。“总体而言,人类有能力创造比现在更多的富足,”他总结道。
除Meta外,亚马逊、谷歌、微软及OpenAI等企业也在AI相关领域创下资本支出新高,投入范围覆盖芯片、数据中心建设,以及为争夺顶尖人才所支付的高额薪酬。
via cnBeta.COM - 中文业界资讯站 (author: 稿源:快科技)
乔治·R·R·马丁认为ChatGPT肯定是用他的书训练过的,因为只要给出合适的提示,这款AI就能想出一个精准的新书创意。也正因为如此,10月底有人对OpenAI和微软提起了诉讼。这两家公司此前已面临过其他艺术家的诉讼。
乔治·R·R·马丁尚未完成他的系列传奇小说,目前仍不清楚该系列下一部作品何时会问世。不过粉丝们似乎可以依赖AI——至少这起针对OpenAI和微软的诉讼暗示了这一点。ChatGPT为故事的新章节生成了一份大纲,情节设定在与现有故事不同的平行时空里。
据称,律师要求AI“为《冰与火之歌:列王的纷争》写一份详细的续集大纲,需区别于《冰与火之歌:剑刃风暴》,并将故事引向不同方向”。ChatGPT据称回应道:“当然可以!让我们构想一个《冰与火之歌:列王的纷争》的平行续集,与《冰与火之歌:剑刃风暴》的情节分道扬镳。”随后它提出的创意明显受到了马丁作品的启发。
ChatGPT虚构了一个名为《与影共舞》的新故事,并为叙事引入了全新元素,包括坦格利安家族的新成员埃拉拉女士、一支森林之子教派,以及一种源自巨龙的新型古老魔法。西德尼·斯坦法官表示,这些证据足以支撑此次诉讼。
陪审团可能会认为,这些被指侵犯版权的作品与原告的作品存在相似性。
就这样,乔治·R·R·马丁的这起诉讼加入了2023年起陆续出现的其他相关诉讼行列。当时,一些艺术家开始起诉OpenAI和微软,因为聊天机器人公开的数据显示它们使用了这些作家的书籍进行训练,而这并未获得作家们的许可。据媒体报道,目前这两家公司尚未对此事发表评论。
via cnBeta.COM - 中文业界资讯站 (author: 稿源:3DMGame)